你有没有发现,这场拖了三年多的俄乌冲突,大家口中的赢家和输家根本不是同一套标准。美国说自己赢了,俄罗斯说自己没输,乌克兰只能苦笑着扛下代价。 可如果把账本摊开一看,答案比口号复杂得多。
俄罗斯的损失不难理解。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,2022年俄罗斯经济一度萎缩2.1%,卢布虽然短期被政策支撑住,但外贸环境骤然恶化(数据来源:IMF 2023年度报告)。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占俄罗斯财政收入近一半(数据来源:俄罗斯财政部 2021),制裁让他们不得不把能源更多卖给印度、中国,价格折扣幅度普遍在20%左右。这就是硬生生的输血打折。
乌克兰更惨。联合国难民署公布的数据是,至少有600万人逃离乌克兰成为难民,国内GDP在2022年缩水30%以上(数据来源:世界银行 2023)。更现实的是,年轻劳动力大量流失,哪怕战争停下来,恢复经济也要几十年打底。前线的炮火每天都在烧钱,财政赤字只能靠西方贷款撑着。账面上的援助是一串数字,落到老百姓头上就是失业和通胀。
展开剩余61%美国看似占了便宜。欧洲市场被迫减少俄气进口,2022年美国液化天然气对欧出口翻了一倍(数据来源:美国能源信息署 EIA 2023)。军火订单同样暴涨,洛克希德马丁在2023年的销售额达到670亿美元,比战前增长明显(数据来源:公司年报)。欧洲被绑在美国的供应链和安全链条上,拜登确实赚到钱了。
可问题是,美国真的是纯赢吗。我查了一下,美国的通胀在2022年创下40年来新高,CPI最高冲到9.1%(数据来源:美国劳工统计局 2022)。高通胀直接让美联储激进加息,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震荡。2023年硅谷银行倒闭,其实就是加息链条下的金融脆弱点被戳破。 美国表面赢了欧洲的天然气订单,但国内老百姓买菜买房压力更大。
更关键的是,美国的战略消耗并不是零成本。中东、亚太的力量部署都受到牵制,财政赤字在2024财年达到1.7万亿美元,占GDP的6.3%(数据来源: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 CBO 2024)。这意味着,美国花了巨大代价去维持表面上的胜利。
所以说,美国是赢了面子,输了底子。俄罗斯是失了市场,但没断气。乌克兰是直接输掉了整整一代人的未来。对普通人来说,这三方的算盘都跟自己钱包和饭桌联系在一起。欧洲人要为更高的能源账单买单,美国人要为高通胀埋单,乌克兰人要为流亡和重建承担代价。
我一直在想,这场战争最大的赢家到底是谁。军火商和能源巨头的股东可能在笑,政客们的演讲稿里写着胜利,但账单是全民分摊的。你说这笔账到底该算在谁头上?
发布于:江西省658金融网配资-配资平台查询官网-查配资炒股-战略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